睡眠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但宝宝的睡眠规律和大人有所不同,所以有时候也令父母苦恼不已。特别是有的宝宝总是喜欢"夜醒",所以父母也总是不能够睡一个好觉。为什么宝宝总频繁“夜醒”?可能原因有4个,爸妈要知道!
1、要大小便
大便前肠蠕动加快,宝宝感觉腹部不适会哭醒来,这时候的宝宝哭声低,会弯着腰,吭吭使劲,排便后哭声会减弱。有的宝宝小便时也会醒来,一般父母不能及时发现,于是宝宝就尿床了。
2、宝宝感觉太热不舒服
有些宝妈害怕宝宝睡觉冻到,于是会给宝宝穿很多衣服,盖厚被子。宝宝年幼,身体的散热机能比较差,如果睡觉时穿得太多,就很容易出汗,那么宝宝就会频繁醒来、哭闹。
宝妈可以用手摸摸宝宝的脖子和后背,看是否出汗,如果出汗了就一定要减少衣物,否则就会出现中暑的情况。
3、身体缺钙
有些孩子平时吃饭的时候比较喜欢挑食,总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,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,身体不是缺这就是缺那。如果宝宝身体出现了缺钙情况的话,那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腿抽筋的现象,这种不适感就会导致他从睡梦中频繁醒来。
对此,家长们可以适当地给宝宝补充营养,让他能够充足的摄入钙质,从而缓解夜醒现象的发生。
4、宝宝在白天的时候太兴奋
兴奋的情绪一直伴随宝宝在休息之前,也会影响宝宝休息质量,很容易是睡不踏实。前不久我的一个小外甥女就是这样,因为当天家里面来了很多人,恰巧外甥女因为人多就兴奋了一天,结果晚上的时候总是哭闹着醒过来,怎么也睡不着了。
宝宝能够健康长大,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家长们也希望宝宝能够快乐平安地长大,那么就需要家人共同努力付出。照顾宝宝不是宝妈一个人的事情,宝爸也要多陪伴照顾宝宝,只有爸爸和妈妈的共同爱护,宝宝才会更快乐。
《育儿知识大百科》从保健、喂养、教育、临床护理等方面系统地将营养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学和儿科学融会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当中,深入浅出,易于操作,使“优生、优育、优教“真正走入家庭,真正成为现代家庭育儿大百科。